德国模式的重要意义 可见,法学院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职业律师,但前提是要改革传统的法学课程设置,让学生走出国门。
加强宪法实施监督,更好地发挥宪法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5期。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中国建设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良法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若无良法,安能善治。法治中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之力增进人民福祉。
良法若想发挥效果关键在于实施和遵守,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法律实施。2018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为发挥刑事诉讼法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个基本方略之中,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到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将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整体布局,作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并作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予以定型化法律化,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中国之治百年伟大成就及其制度效能转化的新鲜经验予以科学总结并纳入决议之中,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如何将静态层面上的制度规范转化成动态层面上的法治实施,实现以良法促善治,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谋划、顶层设计,围绕法治建设的各个领域、环节印发了重要规划及实施纲要,引领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在法治建设布局层面,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力促进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百年来,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敢于牺牲的精神,不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且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以70年时间追赶西方国家二三百年的发展,建成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2)深化司法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惩治执法司法腐败的力度和效能日益彰显,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岗位和环节的程序性制约监督制度和权力运行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领导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前提和内在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推进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从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推动法治改革、维护法律权威、践行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1)设立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整体而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实现了从试点经验到规则框架再到良法善治的转型跨越,构建了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建立了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的工作机制,符合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规律的监察法治体系高效运行。
人民的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十年来,共制定修订中央党内法规159部。以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职务工资、绩效奖励、综合考评为切入点,激励约束相容的职业保障制度改革运行基本到位。十年来,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谋划治理,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激发活力、引领风尚、共治共享。三、法治建设体系的重塑式变革 1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系统完备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保障。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制定《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3问题导向,以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为牵引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思想体系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效能转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同时,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解释工作,积极回应对涉及宪法有关问题的关切。法律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法治工作人员有序流动和交流锻炼机制逐渐制度化、常态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真信真用,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科学性是指人们所凝练、构建、诠释的范畴、命题、知识、观点、论点、话语等,具有依托一定学科框架所型构并且遵循该学科思维规律与方法论所形成的练达知识体系。
(3)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必须统筹谋划,始终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有效维护执政安全、制度安全、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和现实深刻启示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不同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遵循规律,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施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战略,始终坚持改革决策与法律规范相统一、相协调:改革决策为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方向引领和价值内核。
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强力推动下,法治监督体系稳步严密覆盖至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权力相互制约、良性运行,确保了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地,有力维护了执政安全、制度安全,保证了党的团结、国家统一、市场统一、法制统一,持续创造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底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定了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法治体系效能转化整体性提升。这一新命题、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方略、新方法,蕴含着深邃的政理、法理、学理,彰显出党领导法治的政治定力、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奉法强国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实践理性、统筹全局的系统观念、精准练达的辩证方法、尊法据理的法律思维、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这一阶段,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通过地方试点向全域铺开,组建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修订《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系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确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实现了国家机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大创制。颁布施行《民法典》,适时出台《外商投资法》《反外国制裁法》等,对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与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十年法治中国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形成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的智慧结晶,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提供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律师事务所3.7万余家。
二、法治建设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标识,是构建社会秩序的核心力量,法治建设对于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具有全局性与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明确建设法治政府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目标。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法治建设战略目标层面,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执纪执规责任落实有力,尤其是党内党外监督的体制机制及其衔接日渐明晰。(2)实施效能稳步提升。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十年来,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队伍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引领下,法治工作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效果明显。通过的《宪法修正案》(2018)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将政府行政监察职能整体划转国家监察委,形成一府一委两院新型国家权力结构。
4统筹谋划,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通过现行宪法第五个修正案 在总体保持现行宪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2018)],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响应人民的呼唤与时代的需求,将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的系列论述概括定位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长期基本遵循。从《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到《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再到《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建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任务书。
目前,国潮系列产品占拼酷产品总数的80%以上。
家居家纺企业依靠产品创新、联名IP等方式,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家的定义,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Fashion Source 2022/23秋冬针织趋势则以生态解构、生命物质、科技重造、赛博史诗四个主题为中心,融合来自现场展商的优良品质样品,引导我们去探索新领域新科技带给我们的新链接。
90年代初,和大多数传统行业一样,欧儿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开创1.0工厂时代,以外贸定制OEM和ODM毛绒公仔为主要业务。
Q:公司今年重点布局的授权产品有哪些? 李小虹:去年到今年,我们一直努力在做一件事情——和被授权商一起,设计更多适合当代孩子的新玩具。
对此,惠尔顿董事长林江娟女士接受中国玩协专访时表示:我有信心把产品交给市场,市场就是那个好的检验员。